我的老家

我的老家
1959 沙叻秀新村全貌 (照片提供:黄容娥)

2010年9月16日

我的老家|沙叻秀|地方议会

沙叻秀地方议会厅

地方议会
地方议会在民选议员之前,议员都是官委。被委任的村民,大多数是富商,或是所谓有名气的人士。他们掌控新村一切事务,向县长或是县长的代表:华人事务官(当时的在职事务官:梁荷智)负责。

19591112日,沙叻秀新村人民党派出三位人士:周发、童英、张运祥,不战而胜成为沙叻秀新村地方议会议员。1961年,再派出三位候选人:叶如山、张国强及詹胜来连同任期满的三位候选人,与马华候选人对垒,结果以60胜出。正式入主沙叻秀新村地方议会。到1962年,结合另外三位新人:张顺南、梁新凌、黄容娥在另一场与马华对垒的地方议会选举中,更以90的辉煌战绩,再次登上沙叻秀地方议会。沙叻秀民选议员的历史舞台一直延续到1969513事件后退出地方议会为止。

当时的9位地方议员都是道地的土生土长村民。地方议会主席:叶如山(建筑工人),副主席:黄容娥(工人),财政:古匹华(巴士公司售票员)、詹胜来(技工)、张顺南(油漆工人)、周发(油漆工人)、童英(胶工)、梁新凌(派报员),张国强(技工);他们年轻,有魄力,有理想与抱负。当他们入主沙叻秀地方议会以后,便以崭新的面貌,鲜明的办事方针,开始为村民服务。

除上述9位议员外,议会有聘请一位秘书:徐志泉,负责处理来往书信,整理会议记录,做账,代表议会与政府有关部门接洽,特别是县署,税务局,电火局,福利部。他是两者之间的沟通桥梁。主席要开议会,颁发文告等都是议会秘书的工作。议会书记:张炳添驻在办事处鸠收门牌税,垃圾税,水电费。名杂役:杨玉英;骆小平,蔡友 负责打扫大会堂,冲茶水,到巴刹收小贩费,如有村民或商店欠税,他们还得派催收单。

议会基本上每月必有一次例常会议,听取财政报告,讨论地方上发生的一切事情,如村民投诉,地方福利,道路维修,垃圾处理,发展项目等。

除了地方议会财政每月领取100元的生活津贴外,所有地方议员都不领任何薪水或津贴,即使为村民办事,来往车马费都是自付。他们不设服务站,他们的家或是议会办事处就是服务站。没有设定时间,村民有问题,随时可以上门找议员,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。

地方议会的账目,除了议会秘书有账目报告以外,还有一间会计公司整理好每年的账目,提呈县署以及政府所委任的查账司。这些查账司每年都会来议会突击检查。查账司一到,要暂停一切账目操作,不可移动任何账簿,保险箱锁匙交给他们,点算存款,好似调查罪犯的行动,令人心里难受。这些查账司是议会出钱请他们来查账的。

地方议会的经济来源
地方议会每年会获得政府津贴。其方式是以上一年税收的30%计算。当时全村住有800多户人家,商店大约40间。两个小巴刹的档位大约是40个,还有一些家庭工业工厂,如家私厂,白铁店,酱油厂,修理脚车店,饼厂等。征税方面,门牌税一元五角,商店门牌税三元五角,加垃圾税,商业税则是因性质而定。外来小贩收费则是每日五角。这样的收费,延续多年不变。



地方议会的经济收入非常有限,但从不牺牲地方上一切基本设施维修。
·     工头:最初是薛南。他一直服务到逝世然后由詹胜安担任到1969年为止。
·     割草:李平,负责推动割草机割草。
·     修路及倒垃圾:黄凤英、魏、冯玉清、谭娇、彭友妹等,兼顾修路,倒垃圾工作。
·     罗里司机:陈德财,最初,地方议会有一架很残旧的罗里,运载新村的垃圾去倒。但是由于太残旧,维修费太高,后来唯有添置一架Ford拖拉机及拖格铁斗,代替罗里。

全村有38条路,商店住家几千家,还有两个小巴刹。议会就是依靠这些工人吧村内垃圾清除,修补道路,疏通水沟。加上议员们任劳任怨通力合作下,把新村管理到尽善尽美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